在后金天命三年(即1618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正式发表了著名的“七大恨”诏书,宣布起兵征明,向明朝宣战。这份诏书的第一条,便是表述了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与祖父觉昌安被明朝所杀的深仇大恨。
努尔哈赤在诏书中写道:“我祖宗与南朝看边进贡,忠顺已久,忽于万历年间,将我二祖无罪加诛。其恨一也。” 这段话反映出努尔哈赤对于明朝的深切怨恨,尤其是对父亲与祖父的无辜遭遇。
然而,实际上,塔克世与觉昌安的死亡并非明朝故意为之,背后有更复杂的原因。明朝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辽东总兵李成梁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的带领下,决定铲除阿台——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的叔叔。阿台是觉昌安的孙女婿,觉昌安曾试图劝说他投降,以避免与明军的冲突。然而,阿台坚持不降,最终在李成梁的军事行动中丧命。觉昌安与塔克世也未能幸免,死于这场战斗。
展开剩余76%尽管明使为此事向努尔哈赤道歉,努尔哈赤依然将此事视作征伐明朝的理由之一,成为他起兵的“七大恨”之一。
那么,阿台到底是谁?为何明朝要如此大费周章除掉他呢?觉昌安作为建州左卫的首领,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孙女嫁给阿台?这些问题都与女真历史的复杂背景息息相关。
我们来了解一下阿台的家族。阿台的父亲阿格巴彦是建州女真一支的领袖,他自封为阿突汗,并与明朝有着复杂的互动。明朝通过辽东总兵李成梁对阿格巴彦施加了巨大的军事压力,最终迫使阿格巴彦在1574年败退。而阿格巴彦的儿子阿台继承了父亲的仇恨,并在父亲死后发誓为其复仇。阿台在许多亲戚的帮助下恢复了古勒寨,继续对抗明朝。
李成梁显然没有放松警惕,继续追击阿台,直到1582年李成梁带兵围剿古勒寨,阿台最终死于自己的部下之手,阿台的四个叔叔也在这场冲突中丧命。至此,阿台及其父亲、四位叔叔的死亡彻底激怒了努尔哈赤,他的“七大恨”宣言就此诞生。
在女真部落的历史中,阿台家族的兴衰与努尔哈赤的崛起息息相关。阿台的妻子觉罗氏,实际上是觉昌安的孙女,属于沙济富察氏家族。这个家族本身也有着深厚的背景。沙济富察氏起源于明朝中期,从朝鲜李朝及邻近部族的压力中南迁,最终定居在苏子河流域,逐渐强盛。
沙济富察氏家族分为两支,主要通过与努尔哈赤的联姻逐渐强大。旺吉努是其中一支的领袖,他的后代不仅多次出任重臣,甚至有一支家族在乾隆时期成为了最强大的外戚势力。另一方面,莽色督珠乎这一支虽然并没有旺吉努那样显赫,但它也在历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阿台的父亲阿格巴彦在建立古勒寨时,为了与明朝抗衡,展开了自己的政治和军事冒险。阿台继承了父亲的志向,在多次与明朝对抗中,逐渐成长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领袖。阿台的家族尽管最终因李成梁的军事打压而惨败,但他的坚持和复仇精神,却为努尔哈赤提供了强烈的动机,促使他向明朝发起了全面战争。
这场历史的冲突不仅涉及到家族的仇恨,还涉及到女真部落与明朝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阿台及其家族的悲剧也为后来的清朝建立奠定了基础,成为了努尔哈赤最终崛起的重要契机。
发布于:天津市杨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